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非遗动态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暨座谈会在我市全椒县召开

来源:滁州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 作者:施璇 发布时间:2019-12-15 15:42:19 浏览:1440次

12月12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暨座谈会在滁州市全椒县召开。

 

640.jpg

会议由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各市县文旅局分管领导及非遗工作人员等共236人参加此次培训交流会。 

 

640 (1).jpg
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汪顶胜解读了2020年非遗保护工作思路。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宋煦、许松、戴宝宽、宋磊分别对非遗保护工作做了项目资金申报解读和业务交流。全椒县介绍了非遗项目名录和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就创新做法做了分享交流。

 640 (2).jpg

 640 (3).jpg

 会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省级非遗项目走太平、全椒县非遗馆,观看非遗表演类项目会演。

 640 (4).jpg

 640 (5).jpg640 (6).jpg

640 (7).jpg

 据了解,这次非遗保护工作培训暨座谈会是首次在县级举办,为广大与会代表搭建了一个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全省非遗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对促进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唱响经典皖风徽韵。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传承保护文化遗产。

 

640 (8).jpg 

 

  12月12日晚,安徽省非遗表演类项目汇演在全椒县文化馆精彩上演。我省部分国家级、省级非遗表演类代表性项目现场进行展演。10个精彩的非遗节目轮番上演,现场热闹非凡,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640 (9).jpg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手狮灯”
全椒六镇手狮原由布扎制而成,长约2尺,艺人扛在肩上表演,后在表演过程中加以变革,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竹篾扎、彩纸糊饰而成。狮身长约3尺。手狮舞表演一般由五人组成,一人引球,四人舞狮,是以灯具欣赏和舞蹈、武术表演相结合的灯舞,具有灯具精美、舞蹈技巧难度大、节奏欢快等艺术特点而深受群众喜爱。为安徽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40 (10).jpg
黄梅戏《十八里相送》
黄梅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安徽省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40 (11).jpg
大别山民歌《二十岁的小郞去摘茶》、《对花谜》
大别山民歌传承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曲调豪迈高亢,有《挣颈红》《慢赶牛》等传统民歌,在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有《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歌曲。该项目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40 (12).jpg
临泉杂技《力量》
临泉县杂技历史悠久,在20世纪50年代出土的文物“西汉杂技陶楼”的楼上就有演出杂技的陶俑,间接证明了汉代时临泉即存在杂技活动。该项目为安徽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40 (13).jpg
太和清音《梅花引》
据史书记载:元末明初,颍州泉河南岸有一玄坛的法师,学识渊博,精通音律,终日研习,吟唱出一种旋律,与众徒弹唱自娱,因其曲调清雅悠扬,故名叫“清音”经过历史洗礼,代代传承,使太和清音既有南方曲艺中如苏州评弹、上海说唱委婉的风格,又有北方曲艺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厚重的韵味,是安徽原创的曲艺品种中发展较好的、较有品味的曲艺曲种,为安徽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40 (14).jpg

凤阳花鼓《春风吹绿花鼓乡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是集曲艺与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明初,凤阳移民出门卖艺,以一鼓一锣,唱小曲走四方,流传到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歌和文章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唱面。

凤阳花鼓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丰富的艺术元素和传播功能,催化和影响了一批艺术品种。已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640 (15).jpg

 

 合肥马派皮影戏《西游记二龙山》

合肥马派皮影戏是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表演时,皮影投射到布幕上,操作者以推、拉、转、摆、跃勾等表演技法,伴随着音乐、锣鼓、道白、唱腔,表演剧情,表演武打情节时,皮影随节奏上下翻飞,十分热闹。是安徽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40 (16).jpg

 

省徽京剧院徽剧《贵妃醉酒》

徽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京剧母体的剧种之一。二百多年来,徽剧经历了清末鼎盛期,民国衰落期,解放初抢救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健康发展期。

 

640 (17).jpg

 

全椒民歌《风摆柳》

“一把芝麻撒上天,一肚山歌万万千......”全椒民歌如烂漫山花,绚丽多彩。为传承好、保护好全椒民歌,全椒县编印了《全椒民歌》,制作伴奏音乐,发到社区、学校、乡镇文化站,选调传承人教唱,在全椒县古城小学、实验小学等多所小学开设学唱全椒民歌的音乐课。连续举办了八届全椒县民歌大赛,并开设少儿比赛专场。2019年参加滁州市举办的皖东民歌大赛取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该项目已入选安徽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640 (18).jpg

砀山唢呐
砀山县的唢呐经过五百多年,辈辈相传,千锤百炼,形成了砀山唢呐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不同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为了适应演奏需要,艺人们对中原唢呐结构进行大胆改造,使唢呐的音质更加浑厚细腻,增强了唢呐的艺术表现力。砀山唢呐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640 (19).jpg

 

 

 

 

 

 

 

 

 

 

 

 

 

 

 

 

 

 

 

 

 

 

                                                    

 

 

 

 

 

 

 

 

 

 

 

                                                             

 

 

 

 

 

 

 

 

 

 

 

 


 

 

 

 

 

 

 

 

 

 

 

版权所有:滁州市文化馆 地址:滁州市琅琊区清流中路1170号 电话:0550-3048773、3046691
邮编:239000 邮箱:swhgys@163.com 技术支持:中天科技

皖ICP备13005790号-1